父母对子女的教育,如同螺母和螺丝。如果教育模式本身是错误的,结局只有两种,子女要么在忍耐中伤痕累累,要么在抗争中叛逆 。
——冯丽秀(黑龙江)
与艺博结缘很偶然,那是在2020年7月份的一天,我坐着同事的车去上班,正好同事的车上正在播放戴老师的课。我静静地听着,感觉这位老师讲得怎么这么好呢,都说到了我心里。于是我就问同事,你在听的是谁的课呀,怎么讲得这么有道理呢?同事告诉我是艺博教育的戴老东师的课。我试探着说:可以发给我听听吗?″同事高兴地说:“可以呀!”就这样同事把链接发给我,我就进入艺博开始学习了。
前所未有的学习状态
刚开始进入艺博我是在大于众学APP上学习,我发现艺博的教育理念非常落地,而且实操性很强,我听哪个课都觉得非常好,而且听完课之后每天都要在学习群进行打卡,写学习感受。在这里我如饥似渴地学着,自己觉得这四五十年都没有这么认真学习过,每天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打开音频听,而且记了很多笔记,觉得每位老师讲得都太好了。
在大于众学APP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如何处理家庭问题的方法,明白了很多道理。这种学习状态是我以前没有的,觉得以前一点都没活明白,在学习中我知道了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模板,知道了父母就是孩子的天花板,父母的维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……
原来真正的家庭教育是这样的
进入艺博学习不久,我的家乡迎来了姜慧来导师带来的一场公益课《孩子,我该如何爱你》,在这场公益课前、课中、课后我都感到了艺博真的了不起,是惠及千家万户传播着家庭教育。我以前也听过有关家庭教育的课,但都是在理论层面的,听了无从下手,而慧来老师讲的课,却让我们知道了很多亲子关系,夫妻关系中发生的问题的根源在哪里,应该如何解决;也知道了原来我们认为很对的教育其实都是错的,都存在着教育误区,刷新了我对家庭教育的认知,原来家庭教育是如此专业的,是我们每个家庭都需要学习的。从这次公益课后让我更加爱上了艺博,爱上了艺博所有老师讲的课。
戴东老师的《智慧父母要避免的40个误区》,《生命的重建》,《觉醒父母·教育子女的八大智慧》以及的课,翟海霞老师课等等我都在大于众学APP里反复地听,真是受益匪浅。在学习中我也在不断地践行,戴东老师说学了没有用,用了才有用,当我知道了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自己,是自己的投射,是不接纳自己,凡事向内看,不要向外求。于是我在处理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时,不断地觉察、反省,事情出了,我首先想想我该怎么办才能帮到孩子,是先倾听,同理孩子,还是用智慧提醒。渐渐地我也在成长,在艺博读书会上当过主持、线下课做过助教、组长。
参加第17期《亲子导师训练营》
改变自己,才能拥有幸福
在艺博线下学习的一年时间里,我不断地成长。记得我和孩子之间发生过这样一件事,孩子的姑姑家修房子,因为他姑姑没在家,我去给她看着修,当时兜里没带那么多钱,就让孩子回家去取,结果孩子找不到钱,就来了情绪,跟我说话就叽叽歪歪,我当时也有情绪,但是马上想到在情绪中不能处理事情,就对孩子说,妈妈知道你找不到很着急,你再找另外一个地方。慢慢找,不着急,孩子找到钱拿来处理完小姑家的事往回走时,我儿子跟我说“妈妈对不起,我刚才和你说话大声了,我错了”,当听到孩子的话时,我真的好激动,这是以前不可能的事。
我知道这都源于我的改变,我赶紧说:妈妈也疏忽了,没把钱放在外面,让你着急了,对不起,你能和妈妈承认错误,让妈妈好感动,你知错就改是妈妈的好儿子。儿子说:你都能有错时跟我承认错误,我为什么不能呢?我挽着孩子的胳膊说:儿子你真懂事!通过这件事让我认识到只要家长改变了,孩子都是会变好的。学习改变自己,家庭才能幸福。
不断收获,不断成长
在艺博的学习中,我看到很多人在为千家万户服务,我也愿意身修家和,美丽中国,美丽家乡。为了更好地学习,我参加了线下课《亲子导师训练营》的学习,聆听了徐杨导师,董旭美老师的课,真的是震撼到我。他们讲的方法课真的是太实用了,让我一个从来没接触过的人,听后都能很快地应用,而且效果真的是太好了。特别是徐杨老师讲的《万能结构一一演讲的魔法公式和万能结构一一黄金圈》在帮助记忆演讲内容真的超级管用。可以说艺博的每一位导师的课都深入人心,不光有理论,更重要的都有方法,实操性非常强。
所以我在艺博的成长才特别快。最近我们读书会还专门学习了戴老师的《觉醒父母·教育子女的八大智慧》,我在这里担任了读书人,感觉在服务别人的同时,快乐着自己,也从中找到了价值感,在每天的与家人微笑,拥抱打卡活动中拉近了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,家庭也更和谐和幸福了。真的感谢艺博,感恩所有艺博人,让我们一起身修家和,美丽中国!
标题:学习使我改变,改变让家庭收获幸福
分类:学员分享
链接:https://www.yibo365.cn/brand/23716.html
版权: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“来源:艺博教育”版权为艺博教育所有,以外的内容来源互联网转载,如本网站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,请及时联系电话400-092-1288,以便我们迅速做出处理。
© 2007-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陇ICP备13000288号-2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3577号
甘网文(2023)0763-002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.页面生成时间:0.647秒